電子菸是仿照香菸的方便攜帶電子霧化器具,透過霧化器具將丙二醇(VG)或者丙三醇(PG)溶液加熱成霧氣,直接吸入人體,驟眼看猶如同吸菸,但是過程中不產生焦油。市售菸液大約分為含有尼古丁及未含尼古丁兩種類。

銷售商一般將電子菸包裝成為無公共傷害性質的戒菸產品或者香菸替代品,一些醫學界認為雖然很有潛力成為較佳的替代品;但這還是理論上,還缺乏有效的臨床實驗數據證明。各國政府亦對其有不同的監管,部分地區以尼古丁為管制成分而禁止使用、或要求通過藥品的控管標準才能銷售,有些則建議禁售予未成年人,有些則指出電子煙菸仍會產生二手菸。由於電子菸屬於新產品,多數國家無沒明確針對電子菸的法律、對產品品質、尼古丁含量及銷售管道的監控也很缺乏,使得電子菸的優點無法發揮,甚至可能會讓使用者吸入致死量的尼古丁,其成癮性也很可能高於尼古丁吸入劑

歷史

電子菸由北京中醫師韓力於2004年取得發明專利,翌年由中國如煙公司銷售,隨著國外的反吸菸運動普及,電子菸亦從中國流入歐美各國。早在2000年,他已提出把尼古丁以丙二醇稀釋,並以超聲波裝置把液體霧化,產生水霧效果(實際是以加熱產生霧化氣體)。使用者能以此把含尼古丁水霧吸進肺部,向血管輸送尼古丁。其中液態尼古丁稀釋劑存放在一個名叫菸彈的裝置內,以便於攜帶。

在韓力發明電子菸前,美國人Herbert A. Gilbert在1963年曾取得一款「無煙、非菸草香煙」的專利設計,該裝置把液態尼古丁加熱,產生蒸氣,模仿吸菸感覺。1967年曾有數家公司嘗試生產該款電子菸,但最終無疾而終,自1967年後再沒有任何紀錄講述這款裝置.。

原理

電子煙一般由鋰電池霧化器煙彈三部分組成。其中煙彈在中國約售0.5至1元一個,約相當於10至15根煙的份量,煙膽以1,2-丙二醇丙三醇作為主要調和劑,加入尼古丁及其他香味成份。霧化器則用來將煙液加熱為霧氣。大部分電子煙霧化器均藏有氣流感測器,感應到有吸入氣流時,電子煙就能自動啟動,產生煙霧。霧化器跟煙彈一樣,均有使用壽命限制。

爭議

電子煙生產商將電子煙包裝成戒煙產品,在使用時,煙鹼被霧化而直接吸收,不用燃點,因此電子煙沒有香煙中的焦油;然而使用電子菸的尼古丁吸入可能更高。目前並無公認的臨床報告能說明電子煙的長期影響。

人體對酸性及鹼性環境中尼古丁有不同的吸收方法,尼古丁在鹼性環境中的成癮性較低、危害也較低。

吸入鹼性尼古丁蒸氣會刺激喉嚨與氣管、支氣管導致咳嗽──咳嗽接受器只有在咽喉、氣管、主支氣管才有,小枝氣管與肺泡就沒有了。尼古丁吸入劑、活的菸草葉、曬乾的菸葉、雪茄都是這類型。會吸雪茄的人都是淺嚐而已,尼古丁吸入劑也是這樣。

但是吸菸與吸電子菸時,尼古丁存在酸性環境,到了肺部吸足了水氣才揮發。這樣正好避免了尼古丁刺激產生的咳嗽。這時尼古丁從肺泡吸收。因為肺泡吸收面積大,且血液循環可以在10秒就到大腦,因此成癮性高。

而且吸菸時尼古丁的總量有上限,即使清醒時一根接一根吸不停,一天最多也是吸到3包菸而已。如果半夜不睡覺才可能吸到一天4-5包。但是電子菸的尼古丁就沒有上限。

在2009年5月,美國食品及藥品監管局(FDA)屬下的藥理測試部門為兩個美國電子煙生產商(NJoy 和 Smoking Everywhere)旗下的十九款電子煙的成分進行了測試,發現其中一款由 Smoking Everywhere 生產的電子煙中含有二甘醇。除此之外,其中一個生產商的兩款電子煙和另外一個生產商全部的電子煙樣本都含有致癌物質亞硝胺。該研究亦發現電子煙實際尼古丁含量未必與標示的含量相符。測試中幾個聲稱無尼古丁含量的樣本被發現含有微量尼古丁。使用這些電子煙時所攝取的尼古丁劑量起伏不定亦引起了關注。在同年七月,FDA發出了新聞稿,當中提及FDA並不建議大眾使用電子煙以及重申對電子煙可能會被銷售給年輕人而且包裝上亦欠缺健康警告的憂慮。

電子菸內含有微量尼古丁,因此吸菸者所吐出來的霧狀體內仍含有尼古丁和其他有害成分,吸入二手電子菸仍然會對周遭人身體造成危害。而市上標榜的電子菸產品缺乏臨床實驗,對於電子菸是戒菸管道說法,國內外看法不一。

在2014年5月份發表的「尼古丁與菸草研究」期刊中的一項研究報告,有菸液槽的強力電子菸,除了釋出使用者吸入的含尼古丁煙霧,還會產生已知致癌物甲醛。

菸癮者若欲戒菸,建議尋求當地戒菸醫院或門診進行科學方式戒菸,經由醫師管道正確指導菸癮者戒菸,以便降低致癌風險。

電子菸目前缺乏臨床實驗。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電子煙
    全站熱搜

    藍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